
现在朋友中出去旅游,流行一个词“逛吃逛吃”。吃,势必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如何能从一个餐厅或者一道菜,寻到一座城市的风情所在呢?近日,杭州的餐饮企业在餐饮创新转型的探索中,有了具体的行动,从一道菜,一个餐厅,一筷子“定位”杭州。 杭式菜肴和糕点上了流水线 地道杭州血统进入各大餐厅 在莫干山路上城科技工业基地里,一条大型的食品流水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阶段。花中城集团总裁孟敏姿说:“这几条食品生产线上的产品,是地道杭州血统。既然有了稻香鸭之类改良自传统杭帮菜的熟食,也有着薄荷糕、定胜糕之类杭州市民耳熟能详的点心。”而这些点心和菜肴,一则供应花中城旗下的门店,二则供应杭州各大餐厅和外地餐厅。孟敏姿说:“每一次,外地餐厅和餐饮企业到杭州考察,对于杭州一些制作考究的菜肴和点心都很感兴趣,但拘泥于人工和工艺,这些菜肴都没法制作,所以我们成立花中城食品厂,也是考量到现代物流与餐饮企业的配套发展,标准化生产,从菜肴售卖方变为菜肴的源头方。” 在现场,记者看到,仅糕点区域,就有定胜糕、薄荷糕、山楂糕、红豆糕、方糕等十多个品种,而这些糕点的上马和批量手工生产,全部由市场反应来投票。在丁桥花中城门店的外卖窗口,哪些糕点销量好,哪种糕点口味还要调整,这些意见都被直接反馈到食品厂的数据库。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这一批代表杭州风味的菜肴和糕点都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的各大餐饮门店,即便千里之外,消费者也能一筷子“定位”杭州。 宴西湖未开 宣传短片刷爆了朋友圈 外地游客感叹:见识了西湖别样美 通过一道菜,一款点心,“定位”杭州,这是一种旅游餐饮动态的创新,而还未动筷,即可欣赏了西湖的别样风情,则兼具一种静态的美感。从去年开始,外婆家的创始人吴国平就可以做一项大胆的餐厅试验——西式摆盘,分子美食,款款杭帮美食端上桌,传说、故事都融于菜的意境之中,餐厅名为“宴西湖”。 在黄龙饭店一楼东侧,客人走过,都会在走道停留。在她们面前的LED屏幕上,西湖的景致如水墨般缓缓化开,静逸且富有韵味,不少人一站就是十多分钟,来自四川的李女士是黄龙饭店住店客人,她说:“匆匆来杭州开会,只知道西湖美,但不知道这么美。”她还录下了短片,当即在朋友圈转发。而李女士的这个转发动作,是很多杭州人在朋友圈看到短片时的第一反应。 据了解,这段《宴西湖•水墨西湖》,影片总时长十二分四十八秒,由潘杰及智汇堂团队耗时三年拍摄,对每一组的镜头、每一个景观都是反复推敲细化,经过不断的拍摄,最终才捕捉到这些令人惊艳的画面。所以,短片一经曝光,就迅速刷爆朋友圈。 记者看到,在《宴西湖》短片中画龙点睛般地引用了一些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西湖的诗歌,由它们再看西湖本身,你会发现西湖之美极具中国画之意趣。尤其在不同季节,不同时光,西湖之水、之气、之味、之光影、之山姿、之草木、之人物与建筑,都充满了变幻无穷的美妙画意。 而如果坐在宴西湖餐厅内,一边摆盘堪比艺术品的菜式,荷花翠色点缀其中,一边是落地超大屏幕播放的水墨短片,仿佛置身于别样的西湖景色之中,据了解,虽然宴西湖尚未开张迎客,尚处于西湖论菜的餐厅调试阶段,但已有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订位电话, 不仅接地气 还要会讲故事 杭州旅游餐饮的文章这样做 营销是一门学问;而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法,而契合城市气质,创新营销,更是一门终生学问。在餐饮新常态下,很多杭州餐饮企业都创新转型,谋求更大的消费发展空间。 在杭州酒家,这家老字号企业有着一张“逆生长”的菜单。折成三页的菜单有点厚实,里面的“料”也不少。杭州最浪漫的亭子,杭州酒家附近的交通银行指示,杭州酒家的四大金刚菜、大运河还将“缓缓流过”……这一切有趣好玩的内容,都通过一幅幅手绘图画而跃然纸上,双世遗城市“杭州”的风采展露无遗。 “我们请中国美院的学生与餐厅的大厨,选取了杭州最经典的景点和菜肴,一起研发了近百副手绘图画,最后将这些图画合成在一张地图上。”杭州酒家总经理刘国铭介绍。 在这张菜单上,不仅有着美食美景,同时还有历史名人的趣味串场。在菜单首页上,白娘子和许仙相携登场,道出吃喝玩乐门道;在最古老杭州菜——太守豆腐、糟蒸白鱼等菜的下方,清代食家袁枚飞奔而来……生动趣味的笔触,贴心的图文设计,让杭州酒家这份手绘菜单一推出就大受好评。 事实上,不管是杭州风味的点心,还是杯盏之间尽显杭州韵味的宴西湖,甚至是一张手绘的菜单,这些“惊喜”的制作者均是杭州本土的餐饮企业。一位餐饮业内人士说:“在新常态下,餐饮转型,但得有目的性转型。而如何把杭州味做得更加透,如何把接地气和讲故事做得更透,这是一门值得深思且不断学习的课程。明年的G20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机。” (来源:杭州日报) |